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廠堆肥落葉 3000余立方米落葉變廢為寶 - 園林苗木 - 從本周開始,市屬11家公園全面啟動清除落葉大行動。收集起來的枯枝落葉該如何清理?記者探訪發現,北京植物園通過發酵、堆肥的方式,變成腐殖土重回大地;香山公園則把枯枝粉碎物經過人工擠壓和定型,變成了軟硬度合適的環保步道和樹池。
工作人員正在處理落葉 攝影/陳雨
從本周開始,市屬11家公園全面啟動清除落葉大行動。收集起來的枯枝落葉該如何清理?記者探訪發現,北京植物園通過發酵、堆肥的方式,變成腐殖土重回大地;香山公園則把枯枝粉碎物經過人工擠壓和定型,變成了軟硬度合適的環保步道和樹池;北京動物園的落葉變成了食草動物的天然飼料,還能成為籠舍里的鋪墊。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屬11家公園及園博館收集的落葉、枯枝等綠化廢棄物已轉化利用3000余立方米。
在北京植物園西側的山腳下,隱藏著一處占地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廠。昨天上午,記者步入廠區,預處理車間、發酵車間等設備設施一應俱全,接連不斷地有卡車拉著剛剛收集起來的枯枝落葉運送過來。“一輛車能收運五六立方米的枯枝落葉,大車能有10多立方米。”該廠經理劉勝國介紹說。
枯枝落葉運送到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廠后,要進行分揀和粉碎,然后堆肥發酵。記者看到,在廠區預處理車間內有兩個大坑,粉碎后的枯枝落葉就堆放在這里。“這是一套自動化處理設備,要先給粉末狀的落葉堆噴水,一般含水量要達到60%左右,再摻入微生物菌,15立方米落葉粉末里摻入約1公斤的微生物菌。”劉勝國說,整個發酵過程將持續近四個月的時間。
記者看到,徹底發酵以后,落葉堆由最初的淺黃色變成了黑褐色。這些發酵的枯枝落葉最終形成了三種產品:一種是直接發酵形成的有機質腐殖土,“每年春天,市民游客在北京植物園內看到的大面積郁金香花海,用的就是有機質腐殖土。通常一年更換一次。”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另外,如果在腐殖土里摻加蛭石、珍珠巖等原料,就可形成營養土,適用于對肥力要求比較高的植物。再有一種就是在發酵前將30%的園林廢棄物與70%的牛糞混合起來,再摻入微生物菌同時發酵,最終形成牛糞肥,這能成為很好的肥料。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個廠區每年大約可將落葉枯枝“廢物利用”生產出5000立方米的有機質,用于改善園林土壤,尤其可作為基質改善花卉質量。
而在香山公園,枯枝粉碎物經過人工擠壓和定型,最終變成了軟硬度合適的環保步道和樹池,目前這項技術在佳日園景區內做了試驗性鋪設。枯枝落葉制成的環保步道看上去接近土壤的自然顏色,腳踩在上面感覺步道松軟還略有彈性,應用范圍今后將進一步擴大。
在北京動物園里,很多收集來的落葉無須處理,它本身就是大自然賜給小動物們的“禮物”。
據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介紹,在落葉高峰期,雉雞、黑熊、棕熊等38種動物居住的50多間籠舍內的落葉沒有清掃,形成天然的鋪墊。“就拿小熊貓來說,一地落葉就能讓它們興致盎然地玩上幾個小時。”張軼卓介紹說,在動物園里,落葉與動物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實現了“變廢為寶”。
工作人員正在處理落葉 攝影/陳雨
從本周開始,市屬11家公園全面啟動清除落葉大行動。收集起來的枯枝落葉該如何清理?記者探訪發現,北京植物園通過發酵、堆肥的方式,變成腐殖土重回大地;香山公園則把枯枝粉碎物經過人工擠壓和定型,變成了軟硬度合適的環保步道和樹池;北京動物園的落葉變成了食草動物的天然飼料,還能成為籠舍里的鋪墊。市公園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市屬11家公園及園博館收集的落葉、枯枝等綠化廢棄物已轉化利用3000余立方米。
在北京植物園西側的山腳下,隱藏著一處占地面積達7000平方米的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廠。昨天上午,記者步入廠區,預處理車間、發酵車間等設備設施一應俱全,接連不斷地有卡車拉著剛剛收集起來的枯枝落葉運送過來。“一輛車能收運五六立方米的枯枝落葉,大車能有10多立方米。”該廠經理劉勝國介紹說。
枯枝落葉運送到園林綠化垃圾處理廠后,要進行分揀和粉碎,然后堆肥發酵。記者看到,在廠區預處理車間內有兩個大坑,粉碎后的枯枝落葉就堆放在這里。“這是一套自動化處理設備,要先給粉末狀的落葉堆噴水,一般含水量要達到60%左右,再摻入微生物菌,15立方米落葉粉末里摻入約1公斤的微生物菌。”劉勝國說,整個發酵過程將持續近四個月的時間。
記者看到,徹底發酵以后,落葉堆由最初的淺黃色變成了黑褐色。這些發酵的枯枝落葉最終形成了三種產品:一種是直接發酵形成的有機質腐殖土,“每年春天,市民游客在北京植物園內看到的大面積郁金香花海,用的就是有機質腐殖土。通常一年更換一次。”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另外,如果在腐殖土里摻加蛭石、珍珠巖等原料,就可形成營養土,適用于對肥力要求比較高的植物。再有一種就是在發酵前將30%的園林廢棄物與70%的牛糞混合起來,再摻入微生物菌同時發酵,最終形成牛糞肥,這能成為很好的肥料。北京植物園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個廠區每年大約可將落葉枯枝“廢物利用”生產出5000立方米的有機質,用于改善園林土壤,尤其可作為基質改善花卉質量。
而在香山公園,枯枝粉碎物經過人工擠壓和定型,最終變成了軟硬度合適的環保步道和樹池,目前這項技術在佳日園景區內做了試驗性鋪設。枯枝落葉制成的環保步道看上去接近土壤的自然顏色,腳踩在上面感覺步道松軟還略有彈性,應用范圍今后將進一步擴大。
在北京動物園里,很多收集來的落葉無須處理,它本身就是大自然賜給小動物們的“禮物”。
據北京動物園飼養隊副隊長張軼卓介紹,在落葉高峰期,雉雞、黑熊、棕熊等38種動物居住的50多間籠舍內的落葉沒有清掃,形成天然的鋪墊。“就拿小熊貓來說,一地落葉就能讓它們興致盎然地玩上幾個小時。”張軼卓介紹說,在動物園里,落葉與動物形成了良好的生態循環,實現了“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