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庫區生態涵養,一邊是社會經濟發展,如何實現“兩手抓”?昨日,記者從奉節縣了解到,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戰略以來,奉節立足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功能定位,生態涵養與經濟發展實現兩手抓,從豐富的林業資源上做文章,種好臍橙、油橄欖、紅豆杉這三棵“搖錢樹”,形成高山紅豆杉,中山油橄欖,低山臍橙為主的特色效益農業立體化發展格局。
油橄欖為荒山“穿新衣”
油橄欖樹具有樹齡長、耐寒、生長快、病蟲害少、四季常綠等特征,也是唯一一種鮮果冷榨即可食用的優質油脂,有著“液體黃金”之稱。“奉節縣在1975年就開始引入油橄欖樹,以前,由于加工技術瓶頸,油橄欖產業一直沒能發展起來。”奉節縣林業局局長白正彬說,立足生態涵養為產業發展的前提,經過多年的刻苦鉆研,目前,油橄欖再次成為奉節縣打造庫區生態經濟帶的一個選擇。
當地油橄欖企業負責人為我們算了一筆賬,油橄欖果原料以8~10元/公斤的市場價,按照油橄欖三年掛果畝產800公斤、七年盛產期后畝產1500公斤以上計算,每畝油橄欖將為農戶帶來6400~15000元的收入。
油橄欖產業不僅讓農戶增收,還大大促進了庫區的生態涵養。據統計,截至目前,鶴峰、甲高、新民等地的數十個山頭,也因為油橄欖的栽植,荒山蛻變成綠林。到2020年,油橄欖規模將達到20萬畝。
紅豆杉進軍制藥領域
除了油橄欖,紅豆杉也是高山陡坡綠化“好手”,奉節轄區內多山地且坡度大,紅豆杉僅能夠適應陡坡的生長環境,扦插成活率高達95%,更有助于保持水土。據介紹,紅豆杉的經濟價值深厚,它的提取物紫杉醇在國際上每千克高達數十萬美元。另外,紅豆杉作為觀賞性植物,在室內盆景方面也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奉節全縣的紅豆杉種植面積達4.1萬畝。”白正彬告訴記者,奉節為充分挖掘紅豆杉的經濟價值,引入實力企業創建起了從育苗到種植,再到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目前,在生物制藥、盆景制作等多個領域都有涉足。
奉節臍橙暢銷海內外
用“一棵樹養活了20萬人”來形容臍橙樹對奉節特色效益農業的貢獻毫不為過,全縣海拔400米以下低山區域大多種植著臍橙樹。據了解,去年,奉節縣臍橙種植面積達30萬畝,產量23萬噸,年銷售收入13億元,同時臍橙香精、臍橙酒等深加工項目也在加快推進中。
奉節臍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元貴介紹,目前,奉節臍橙產業已經基本形成生產標準化、基地組織化、產品生態化、銷售品牌化、服務專業化的現代農業發展體系。
憑著優良的品質、豐富的品種和良好的口碑,記者了解到,許多鮮果還在樹上就已經被訂購了,更有一些優質水果已經進入東南亞等海外市場,這不僅讓果農和經銷商賺鼓了腰包,也打響了奉節臍橙品牌。
推薦閱讀:
王愛軍:胸懷大局 青春在綠滿棗陽中閃光
周玉海:子承父業 三十多年癡愛盆景收藏依舊
張振華:苜蓿花千萬大單落他家
方金海:癡迷書法盆景創作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