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見縫播綠精準滅荒 去冬今春造林2.47萬畝 - 園林苗木 - 13日,通山縣燕廈鄉東風林場精準滅荒工程示范基地內的一座石頭山上,一棵棵新栽不久的山桐子苗木“見縫插針”,矗立在山體表面。
13日,通山縣燕廈鄉東風林場精準滅荒工程示范基地內的一座石頭山上,一棵棵新栽不久的山桐子苗木“見縫插針”,矗立在山體表面。
“依照地形,見縫播綠,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綠化方式。”負責人劉漢江介紹說,去年底至今,基地已完成3900畝的山桐子造林面積。
該基地位于大廣高速南側,造林主體為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規模5600畝,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民”的經營管理模式,以栽種山桐子、加工生產食用油為主營業務。
把“不毛之地”變成產業富民的“香餑餑”,這是通山縣推進精準滅荒工程、力促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生動實踐。
今年,該縣按照強化示范、以點促面、整體推進思路,充分利用精準滅荒政策,在景區景點周邊、國省道高速沿線等選擇一批有基礎條件的鄉村,建造紅葉石楠、山桐子、桂花等色彩景觀林,重點打造一批精準滅荒與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推進的示范樣板村。
同時,緊盯三年滅荒造林15.6萬畝目標任務,創新造林方式方法,落實獎補政策,著力解決重造輕管問題,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據悉,去冬今春,該縣精準滅荒工程已完成整地5.12萬畝、造林2.47萬畝,分別占年度任務的99.3%和47.9%。
13日,通山縣燕廈鄉東風林場精準滅荒工程示范基地內的一座石頭山上,一棵棵新栽不久的山桐子苗木“見縫插針”,矗立在山體表面。
“依照地形,見縫播綠,這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綠化方式。”負責人劉漢江介紹說,去年底至今,基地已完成3900畝的山桐子造林面積。
該基地位于大廣高速南側,造林主體為湖北旭舟林農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規模5600畝,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民”的經營管理模式,以栽種山桐子、加工生產食用油為主營業務。
把“不毛之地”變成產業富民的“香餑餑”,這是通山縣推進精準滅荒工程、力促生態與經濟效益雙贏的生動實踐。
今年,該縣按照強化示范、以點促面、整體推進思路,充分利用精準滅荒政策,在景區景點周邊、國省道高速沿線等選擇一批有基礎條件的鄉村,建造紅葉石楠、山桐子、桂花等色彩景觀林,重點打造一批精準滅荒與美麗鄉村建設整體推進的示范樣板村。
同時,緊盯三年滅荒造林15.6萬畝目標任務,創新造林方式方法,落實獎補政策,著力解決重造輕管問題,確保造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
據悉,去冬今春,該縣精準滅荒工程已完成整地5.12萬畝、造林2.47萬畝,分別占年度任務的99.3%和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