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南海獅山原雄風石礦廠采石留下的天坑內,被傾倒了大量陶瓷淤泥。10月17日,南海獅嶺崗頭村路……來源:佛山日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2-11-01 09:19:17
10月17日,南海獅山原雄風石礦廠采石留下的天坑內,被傾倒了大量陶瓷淤泥。10月17日,南海獅嶺崗頭村路邊的野花蒙上了厚厚的陶瓷塵埃。10月17日,南海獅山原雄風石礦廠內一臺推土機正往采石留下的天坑中推倒陶瓷廢料。10月17日,三水一處路邊荒地被偷倒大量陶瓷淤泥。
自2005年始,大量的陶瓷漿渣填埋場被強制關閉,政府部門對于隨意傾倒陶瓷泥漿的行為實施了鐵腕打擊政策。
而近年來,佛山一些鄉村的廢棄山塘、水庫和山坑被重新開發,成為新的陶瓷泥漿渣填埋場。經過一年的長期跟蹤,記者找出四個偷倒集中點:位于321國道邊上的廣東玄武巖基地,獅山獅嶺崗頭村小水庫,獅山獅西白藤石場,三水白坭鳳果村的小山坑。
究竟是利益誘惑太大、偷排者鋌而走險,還是泥漿沒有合法的消納場所,導致一“排”了之?陶瓷廢漿偷倒的背后隱含豐富的信息量,它既凸顯制度設計、監管治理之現實困境,又演繹著一出灰色租金的“逐利暗戰”。
1、玄武巖基地
隱蔽的泥漿傾倒點
“你看,又來了。”知情人邊掩鼻遮擋三輛槽罐車揚起的漫天灰塵邊說,“這些都是去上面倒陶瓷泥漿的。”他說的“上面”,是位于獅山321國道邊上的一個小山坳。小山坳靠近路邊有一個牌子寫著“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
10月21日上午,記者在321國道上跟蹤這三輛分別掛贛C牌和湘E牌的槽罐車,穿過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牌坊后,沿著一條寬約3米左右的山間小道蜿蜒行走數百米,就到了一個空曠的山坳,山坳深處搭建著一排竹棚,一名工人開著推土機工作。
槽罐車徑直來到空地上的一個傾倒池邊,司機們打開槽車后的閥門,將泥漿排入池中,泥漿順著一條暗渠流入附近的一個大型山塘。這些槽罐車明顯經過改裝,槽體的末端不是氣閥,而是鑿出一個方形大洞口,向下傾斜,另有一塊鐵質鋼板,可上下移動,蓋住洞口。
山塘據稱是開發玄武巖時留下的,兩座山已被挖去大半,留下的大坑深約百米。四周種滿樹木,看不清里面。現在,水有兩種顏色,遠處的呈現碧綠色,靠近排污口的則被泥漿染成乳白色,污穢不堪。記者站在離水面20米高的地方,依然聞到一股刺鼻的工業化學氣味。
這個廢棄的基地附近是一片魚塘,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載重四五十噸的槽罐車不分晝夜地到這里倒陶瓷泥漿,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了。記者看到,傾倒點附近的工棚外赫然懸掛著“只準倒陶瓷泥漿”的告示,沒有任何落款。坐在工棚內的工人稱:“陶瓷泥漿可以倒,其他的不可以。”
2、崗頭村
一地泥漿的村道
從“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出來,沿321國道往三水方向行300米,有一條小路進入獅嶺崗頭村。
這是一條已被泥漿“染”白的小路,可能是因為常年槽罐車穿行,路面坑洼。在一個轉彎處,“崗頭村”指示牌積滿粉塵。村口的左側有一座小山和果場,兩者間是一片近100平方米的空地,上面有兩個1m×5m的傾倒池,池中排污口直接通向一個小水庫。
10月22日上午10時,記者看到一輛粵E牌的槽罐車剛離開,地上鋪滿了泥濘的白泥漿,水庫邊堆積起了數十米高已凝固的泥漿堆,散發著工業化學品味道。當天上午,記者在此守候近一個小時,沒有發現再有槽罐車進入。
傾倒池不遠處有一排平房,一名婦女正在煮飯。面對記者的詢問,她只會說三個字:“不知道。”
知情人說,白天槽罐車很少出沒,只有夜幕降臨時,總會有十多輛大罐子車趁著夜色在這里傾倒陶瓷廢漿,最多的時候是一二十輛車通宵達旦地來回跑。槽罐車倒入傾倒池,通過兩條暗涌流入小水庫。小水庫的另一面是三水區,水面一片碧綠。而靠近崗頭村這邊,水面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乳白色粉塵。
去年9月,南海區獅山鎮環保部門曾在這里抓獲兩輛偷排槽罐車,但一年之后,槽罐車依然是熙來攘往。
10月17日,南海獅山原雄風石礦廠采石留下的天坑內,被傾倒了大量陶瓷淤泥。10月17日,南海獅嶺崗頭村路邊的野花蒙上了厚厚的陶瓷塵埃。10月17日,南海獅山原雄風石礦廠內一臺推土機正往采石留下的天坑中推倒陶瓷廢料。10月17日,三水一處路邊荒地被偷倒大量陶瓷淤泥。
自2005年始,大量的陶瓷漿渣填埋場被強制關閉,政府部門對于隨意傾倒陶瓷泥漿的行為實施了鐵腕打擊政策。
而近年來,佛山一些鄉村的廢棄山塘、水庫和山坑被重新開發,成為新的陶瓷泥漿渣填埋場。經過一年的長期跟蹤,記者找出四個偷倒集中點:位于321國道邊上的廣東玄武巖基地,獅山獅嶺崗頭村小水庫,獅山獅西白藤石場,三水白坭鳳果村的小山坑。
究竟是利益誘惑太大、偷排者鋌而走險,還是泥漿沒有合法的消納場所,導致一“排”了之?陶瓷廢漿偷倒的背后隱含豐富的信息量,它既凸顯制度設計、監管治理之現實困境,又演繹著一出灰色租金的“逐利暗戰”。
1、玄武巖基地
隱蔽的泥漿傾倒點
“你看,又來了。”知情人邊掩鼻遮擋三輛槽罐車揚起的漫天灰塵邊說,“這些都是去上面倒陶瓷泥漿的。”他說的“上面”,是位于獅山321國道邊上的一個小山坳。小山坳靠近路邊有一個牌子寫著“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
10月21日上午,記者在321國道上跟蹤這三輛分別掛贛C牌和湘E牌的槽罐車,穿過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牌坊后,沿著一條寬約3米左右的山間小道蜿蜒行走數百米,就到了一個空曠的山坳,山坳深處搭建著一排竹棚,一名工人開著推土機工作。
槽罐車徑直來到空地上的一個傾倒池邊,司機們打開槽車后的閥門,將泥漿排入池中,泥漿順著一條暗渠流入附近的一個大型山塘。這些槽罐車明顯經過改裝,槽體的末端不是氣閥,而是鑿出一個方形大洞口,向下傾斜,另有一塊鐵質鋼板,可上下移動,蓋住洞口。
山塘據稱是開發玄武巖時留下的,兩座山已被挖去大半,留下的大坑深約百米。四周種滿樹木,看不清里面。現在,水有兩種顏色,遠處的呈現碧綠色,靠近排污口的則被泥漿染成乳白色,污穢不堪。記者站在離水面20米高的地方,依然聞到一股刺鼻的工業化學氣味。
這個廢棄的基地附近是一片魚塘,當地村民告訴記者,這些載重四五十噸的槽罐車不分晝夜地到這里倒陶瓷泥漿,他們早已見怪不怪了。記者看到,傾倒點附近的工棚外赫然懸掛著“只準倒陶瓷泥漿”的告示,沒有任何落款。坐在工棚內的工人稱:“陶瓷泥漿可以倒,其他的不可以。”
2、崗頭村
一地泥漿的村道
從“廣東省玄武巖生產基地”出來,沿321國道往三水方向行300米,有一條小路進入獅嶺崗頭村。
這是一條已被泥漿“染”白的小路,可能是因為常年槽罐車穿行,路面坑洼。在一個轉彎處,“崗頭村”指示牌積滿粉塵。村口的左側有一座小山和果場,兩者間是一片近100平方米的空地,上面有兩個1m×5m的傾倒池,池中排污口直接通向一個小水庫。
10月22日上午10時,記者看到一輛粵E牌的槽罐車剛離開,地上鋪滿了泥濘的白泥漿,水庫邊堆積起了數十米高已凝固的泥漿堆,散發著工業化學品味道。當天上午,記者在此守候近一個小時,沒有發現再有槽罐車進入。
傾倒池不遠處有一排平房,一名婦女正在煮飯。面對記者的詢問,她只會說三個字:“不知道。”
知情人說,白天槽罐車很少出沒,只有夜幕降臨時,總會有十多輛大罐子車趁著夜色在這里傾倒陶瓷廢漿,最多的時候是一二十輛車通宵達旦地來回跑。槽罐車倒入傾倒池,通過兩條暗涌流入小水庫。小水庫的另一面是三水區,水面一片碧綠。而靠近崗頭村這邊,水面像鋪上了一層厚厚的乳白色粉塵。
去年9月,南海區獅山鎮環保部門曾在這里抓獲兩輛偷排槽罐車,但一年之后,槽罐車依然是熙來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