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甘肅隴南市文縣發展“訂單辣椒”助農致富。(資料圖) 李智謀 攝
中新網蘭州4月2日電 (李智謀 閆姣)“我在合作社育苗棚干了50天,掙了4000多元,我還從沒見過這么多錢呢。”甘肅隴南市文縣天池鎮鷂子坪村貧困戶宋安建說,今年他要種12畝辣椒,可收入5萬多元,“種辣椒,脫貧沒問題!”
宋安建口中的合作社指文縣富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2018年帶動該縣3個村子的138名貧困戶致富,今年又吸納了鷂子坪村、芝麻村、屯寨村的54名貧困戶進棚育苗,每人每月能賺2000多元。
文縣地處甘肅南陲,山大溝深、交通閉塞。由于當地大多為“斜坡陡地”,土地資源稀缺,品種雖豐富多樣,但種植面積“小而散”,產業發展受限。長久以來,農民們的經濟來源為傳統農作物和外出務工,生活拮據,一直富不起來。
自2018年起,文縣與外省一家企業簽訂了1000畝辣椒種植銷售合同,助農增收效果明顯,農民初嘗“辣椒紅利”,干勁十足。
圖為今年農民在合作社打工,擺放“盤載辣椒”。 李智謀 攝
四月初,屯寨村農戶們忙碌在辣椒育苗連棟溫棚中,有些負責覆土、鋪膜,還有些負責將“盤栽辣椒”擺放好,他們分工協作,井然有序,8100平方米的溫棚中排滿了育苗盤,旁邊還有一臺辣椒穴盤點播機“咔嚓咔嚓”響個不停。
去年年底,文縣繼續發展“訂單種植”,先后與隴南市魯碧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四川彭州市康盛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署逾萬畝辣椒種植銷售合作框架協議,在文縣15個鄉鎮鋪開“萬畝辣椒基地”,計劃將“小辣椒”做成“大產業”。
“全縣已落實辣椒產業種植資金597.2萬元。”文縣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張德平說,目前,每畝地300元的種子費及育苗補助費用已按需撥給各涉關鄉鎮和部門,還將給種植戶的每畝地免費供應地膜7公斤。
“有免費地膜,還能定期接受種植培訓,就像給咱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不怕辣椒害病,也不怕減產了。”鷂子坪村貧困戶任付杰說,政府提供辣椒種苗,支出開銷少,合作社還與他們簽訂了每公斤2元的保底收購協議,今年他今年計劃種6畝辣椒,“一年僅種辣椒就有2萬多元的收入”。
今年3月,文縣與隴南市魯碧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文縣萬畝辣椒基地建設及初加工項目”意向合同,擬在文縣建設一處占地40畝的辣椒初加工廠,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5年內發展辣椒基地3萬畝,10年內發展各類辣椒5萬畝,讓全縣農民收入增加4億元以上。
據了解,文縣2018年退出貧困村80個,減貧4154戶14567人,貧困發生率從2017年11.48%,下降到4.38%。(完)